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2023年,天元區教育局圍繞配強“兩套班子”、建立“五項制度”、健全“三大體系”、培育“一批示范校”的“2531”重點任務全力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天元區在這項學校領導體制改革中,走在了全市前列。
“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把加強黨對中小學校全面領導牢牢建立在堅實的制度根基上。”天元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龍超俊說,在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黨旗飄揚,組織有力。
理順框架、完善制度,有效提升重大問題解決能力
如何理解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起初,一些學校認為只是書記、校長崗位對調,有的則糾結書記、校長誰是“一把手”……
理清職責范圍,完善議事決策制度,是改革工作的主攻點。
聚焦學校黨組織和行政事務“誰主管、誰來管”問題,天元區制定包括黨組織會議制度、校長辦公會議制度、黨政溝通協調制度、黨組織班子成員報告工作制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執行情況跟蹤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議事決策制度范本。
方案發布后,各學校參考范本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臺各自的章程制度,從而建立起了黨組織全面領導、分工負責、科學決策、民主監督的管理機制體系。
前不久,天元小學一項維修工程面臨改造,首先,由分管后勤的支委委員、副校長彭躍明提出方案,提交校長辦公會研究。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學校召開黨總支部會議,書記文艷云主持。各委員依次發言,對工程要不要做、預算合不合理等問題發表意見,文艷云最后表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多數人表示同意,會議通過了這項工程。接著,校長按照黨總支部會議的要求部署落實相關決議。
“以前學校行政會議一次過,現在黨組織集體研究決策更科學,成效更好。”天元小學黨總支部書記文艷云說,在校園管理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帶隊伍、保落實,有效提高了重大問題的解決能力。
優化配置、明確職能,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
選優配強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天元區結合全區各學校黨員隊伍狀況和學校工作實際,配備中小學、幼兒園黨組織書記職數29個,專職副書記職數13個。
對于新增的黨組織書記、專職副書記的選用,天元區嚴格按照標準條件和程序,注重從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秀黨員干部中選拔。新任命19名黨組織書記由原來的校長轉任提拔、8名專職副書記由副校長、中層干部轉任提拔、5名專職副書記由原書記擔任,這樣的調整既確保黨組織領導班子的專業化,又讓書記和專職副書記能集中精力抓黨建。
同時,對于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分設的學校,要求黨員校長兼任黨組織副書記,所有黨員副校長同步進入黨組織班子,進而強化黨組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
除此之外,天元區還結合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成立校外培訓機構督學責任片區,將5名原先的校長、書記轉任為責任督學,不僅為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奠定基礎,也進一步擴充了教育督導隊伍,提高了教育督導隊伍的專業水平。
優化管理干部年齡結構,是改革的關鍵。“行知計劃”后備干部班應運而生……
2019年,天元區啟動了教育系統后備干部培訓班,區教育局黨委聯合區委黨校選拔了98名青年干部,平均年齡不到30歲。通過兩屆、五年的培養,選樹出43名校級干部。
動真格的調整,換來一支有能力、有干勁、有擔當的嶄新隊伍。以初中為例,天元區新一屆初中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平均年齡為41歲,40歲以下的年輕校級干部占比達到44.4%。
“從目前社會的反響和學校教師的反映來看,新上任的學校領導班子都很不錯,他們樂于接受新崗位、迅速進入新角色,有自己的規劃,為學校管理打開了新格局。”龍超俊說。
融合創新、以點帶面,持續促進區域教育質量的提升
“以前,老師們更習慣忙于自己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的事兒,學校的黨建工作開展得總有些小心翼翼,生怕占用大家的時間。”談起以往的黨建工作,書記們都直言“不太好做”。
改革推行以來,黨組織作用從“政治核心”擴展為“全面領導”,不但聚焦主業,還全面參與,各中小學校積極探索“黨建+”融合發展模式,有效激發了紅色引擎新動能。
“我們要像直尺,守住紀律紅線;我們要像火車無越軌行為;我們要像……”近日,在建寧實驗中學,劉維老師為大家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微黨課”。今年來,建寧實驗中學將黨建工作與清廉學校建設有機融合,成立了“建寧紅色講堂”,清廉教育講師團每周開展“清育美德 廉潤心田”微宣講,宣講革命先烈及優秀黨員的清廉故事,有效增強了教職工的清廉意識,學校被推薦為全省清廉學校示范校。
新馬小學開設了“螢火蟲”電臺,黨員教師采取“電臺+回信”的方式幫學生解憂,做孩子們的知心姐姐,被評為株洲市“幸福家”課程,學校還榮獲“全省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示范點”。
“幸福鄰里情,教育溫暖行”是天元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在2022年打造的一個教育黨建品牌,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實現了31個黨組織、1361名黨員教師進駐社區全覆蓋。
今年9月,在發布“周末課堂”志愿服務號召的時候,新上任的建寧實驗小學專職副書記劉曉擔心沒有老師主動報名,但結果卻令她驚喜。學校沒有做任何動員,黨員教師就主動接龍。一個個接龍讓劉曉感動不已,她結合老師們的報名情況,排出了一學期的“周末課堂”課程表。
劉曉感慨地說,在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下,黨員教師的身份意識、主人翁意識、擔當意識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已成為教書育人的堅強堡壘。
此外,在入選湖南省、株洲市名校長、名師工作室的19人中,全部為學校校級干部和骨干教師,其中18人為中共黨員,這對于將黨建工作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進一步融合,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黨建工作與行政管理、教育教學的相互融合,確保了教育教學業務推進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實現了黨的領導從有位向有為轉變,黨政工作從相加向相融轉變,發展質效從高速向高質轉變。”龍超俊表示。
高高飄揚的黨旗,是信仰,是方向,更是保障。
如今,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已經在各個學校牢牢扎根,校園里處處匯聚著“紅色力量”。下一步,天元區將持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營造美好教育生態,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責編:18073324259
一審:楊孟魁
二審:張彥
三審:吳丹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